早教事業在我國起步較晚,很多家長對此理解比較片面,以至于不少寶寶錯過了0-3歲的黃金發展時期。為了更加全面的探索早教的意義,我們決定從設計中透露出早教教育的意義。
在與園方交流之后,我們一直希望構建一個溫馨、自由、科學、安全的“家”文化托育空間。園區共三層。
一層大廳是主要空間,結合主題墻、接待區、童玩區、洗手池等多種功能。流線型的曲線和富有肌理的墻面營造了一個溫暖歸家的氛圍。童玩區的藍色海洋球是一抹引人注目的亮色,在玩耍的過程中有利于幫助孩子們減輕“分離焦慮癥”,更快的融入到集體生活中。
0-3個月的寶寶處于光的敏感期,天花板上密布的點光源有利于保護孩子的視力,防止出現眩暈。
樓梯與二層走廊的交界處設計了防護欄,樓梯扶手設計成適合兒童和成人使用的雙層扶手。1-2歲的孩子處于大肌肉敏感期,攀爬樓梯能夠很好的鍛煉身體的平衡能力和身體的協調能力。
10-12個月的嬰兒已經具備了一些圖形認知的能力,我們在幼兒的活動室設計中反復靈活的運用這些圖形,加深幼兒對圖形的記憶和辨別能力。
在一樓和負一樓的樓梯一側,我們設置了洞洞墻,可以讓孩子們進行感統訓練,讓墻面也成為了幼兒的老師。
申明:禁止以商業性目的使用『希園設計』的內容,非商業性轉載請聯系我們。